黑龙江公务员报考指导

首页 > 黑龙江公选遴选考试 > 报考指导

公遴选:扶贫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10-25 08:34

收藏

  用“放大镜”精准捕捉扶贫协作点,以“显微镜”精准诊断对口帮扶点,拿“望远镜”精准瞄向持续发展点。

  扶贫工程是一项现代化的工程,不仅要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拜托思想贫困,作风贫困,还要摆脱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贫困。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这是扶贫开发工作应有的精气神。

  扶贫工程也是一项基层治理现代化工程。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责任是否清晰、认识是否到位、作风是否扎实、方法是否得当,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扶贫的成效,影响着政府的形象。

  有的地方在扶贫工作中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怪圈,出现弄虚作假、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等不良现象;有的驻村扶贫干部“蜻蜓点水”,扶贫“雨过地皮湿”,扑不下身子、迈不开步子。

  抓统筹,促协调,吹响扶贫工作“冲锋号”上项目,扩投入,贫困村屯换发“新面貌”解民困,消民忧,落实惠民政策“暖民心”“科学谋划+压实责任”添干劲 “修好房子+建致富路”强基础

  “发展产业+培训就业”促增收

  “公共服务+政策兜底”固保障

  精准规划脱贫攻坚“路线图”强力突破异地搬迁“主攻点”精准打通产业扶贫“主渠道”积极探索资金整合“新模式”

  找到消费扶贫的利益连接点,贫困群众需要产品有“可销售的渠道”,广大消费者需要消费有“可保证的品质”

  如果说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等方法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打通摆脱贫困的道路,那么教育扶贫则更像是点亮了通向美好未来的路灯,照亮了无数家庭实现梦想的征途。

  点击添加>>>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图书推荐:2022版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