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基层干部压力大,任务重,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基层工作可以更加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掌握基层群众的所想、所求、所需,而这对于今后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有人非常形象地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基层工作,这说明基层工作错综复杂,不但要解决好邻里纠纷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还要做好政策的上传下达和具体落实。
然而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任务重、压力大、晋升渠道不畅通,薪资水平相对不高等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有人形容基层干部是“流血、流汗又流泪”,这些进一步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一些基层干部甚至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选择辞职。
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诸多上级部门都热衷签订“责任状”,层层加码,将责任下移,衍生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致使基层干部重担累累。另一方面,缺乏理想信念。基层干部受知识文化水平不同、年龄差异等影响,对于基层工作的认知程度也有差距,进而没有未来的人生规划和工作目标,并未把基层工作当做事业、当做理想信念,去拼搏,所以会存在任务量重的情形。与此同时,自身工作能力不足。基层工作任务量大,工作琐碎,上有国家千万政策,考验基层干部如何把政策有条不紊、扎扎实实的落实下去,与其自身工作能力息息相关,如若自身能力不足,势必会造成自身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的问题发生。
这些问题如未得到及时解决,势必会耗损基层干部精力,制约中心工作的有序开展,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加以警惕、坚决纠正。
为此,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进行改善。
第一,政府部门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工作形式,为基层减负。通过顶层设计的强化,细化政策执行标准,进而增强制度政策的针对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再例如开通一些办公软件,规范工作流程,不仅能减轻工作压力,也能给群众带来更多的收获感。
第二,提供制度保障。基层工作是最贴近民生的工作,是最能反映民众现状的工作,基层工作中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制度政策,能够更快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添加群众满意度等。让敢于担当的干部打气、撑腰,使敢作为、敢担当的干部能够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第三,基层干部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基层工作对广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干部应当具有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干部要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做谋划、办事情都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同时根据现阶段农村工作需要和干部自身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基层干部开展技能培训,如围绕基层政策、实用技术、沟通技巧、农业知识等,进而更好的安排好工作任务。
最后,我认为上传下达、解决基层实际问题是基层干部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面对工作压力大等情况,我们应换位思考,多给予成长时间、空间,多一些宽容,方能让其有所而为之,才能切实推动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思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