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之常识判断每日一练:2025年2月21日
国家公务员行测之常识判断每日一练:2025年2月21日!由黑龙江华图提供在线答疑。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相关考试技巧,国考公告职位表,国考公告发布时间,国考笔试时间快讯等相关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局 专题网址以及黑龙江华图,值得信赖!
8.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
B.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全面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
C.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不得超出国家有关规定限制的数量
D.监察委员会应当建立完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27条第1款,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完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加强专门队伍和专业技术建设,各警种、各地公安机关应当密切配合,依法有效惩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D项“监察委员会”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4条,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坚持精准防治,保障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群众生活便利。A项正确。
B项: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9条第1款,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全面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B项正确。
C项: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16条第1款,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不得超出国家有关规定限制的数量。C项正确。
更多的国考备考以及考试大纲可以关注“国家公务员局专题”及“国家公务员局”官方网址发布,考生们应提前备考,轻松面对国家公务员考试。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黑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51-88882340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公务员备考指导老师《《《
报考指导老师 | 省份 | 类型 | 选择地市 | 展示 |
加老师领取备考资料 | 黑龙江 | 公务员 | 点击进入 | ![]() |
相关备考问题有:
国考报名照片有什么要求?
国考报名时,对照片有大小、清晰度、底色的要求,每个地区会有具体不同的要求,上传照片时,会显示,不过大同小异,以要求比较全面的北京为例。
要求本人近期正面免冠二寸(35mm×45mm)蓝底证件照,jpg格式,35-100Kb。
提示:
不得上传艺术照、生活照等不符合要求的照片,否则不能参加考试。
不得以他人身份证号、他人照片进行确认,否则后果自负。
不要同时打开多个窗口进行操作。
对不符合规格的数码照片建议用图像处理软件另存为符合要求的照片,方便快捷处理报名照片。
在哪能查到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招聘考试资讯,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及报名时间通知,请持续关注黑龙江华图教育!
点击查看》》》
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 数量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2025年国家公务员理论全解(行测) | 145课时 | 1680元 | 点击购买 | ![]() |
相关备考知识点有:
公共法律服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承担着为全民提供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动等职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法律意识增强,服务需求增长,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发展不平衡、设施不完善等短板日益凸显,一些地区尚存在法律服务资源紧张、人才经费保障不足、公众知晓率低等问题。因此,建设法治社会,亟须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法律服务的社会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法律服务成果。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B.健全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利于法律意识的增强
C.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注重弥合地区发展鸿沟
D.应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公共法律服务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其承担的各方面职能,即公共法律服务的性质。然后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民法律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我们国家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通过“因此”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即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文段结构为“背景铺垫+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的对策为文段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注重弥合地区发展鸿沟”是对策的同义替换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只强调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未提及对策,非重点。B项:“有利于法律意识的增强”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且不是对策表述。D项:“应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这一对策,无中生有。
文段出处:光明网《加快建设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