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A
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故答案选A。
2.某学生思维灵活、精力旺盛、顽强刚毅,但遇事易感情用事,鲁莽冒失,则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抑郁质
C.黏液质
D.胆汁质
答案:D
解析:胆汁质的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机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故答案选D。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主张教学建立在个体之上
B.说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C.教学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
D.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做中学”
答案:C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对学习过程的阐述。故答案选C。
4.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 )。
A.遗传的相互作用
B.教师的相互作用
C.学校的相互作用
D.环境的相互作用
答案:D
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故答案选D。
5.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倾向于很快地作出判断,却常常出错的认知形式是( )。
A.深思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答案:C
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故答案选C。
6.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在与人交往中感到惶恐不安,并出现脸红、出汗、心跳加速、说话结巴和手足无措等现象。这种心理症状属于( )。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答案:B
解析: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在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是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故答案选B。
7.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
A.加涅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布鲁姆
答案:D
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从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其中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故答案选D。
8.“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哪种品质(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品质的特点。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