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役军官转改文职人员的时间为2018年至2020年。从官方报道中了解到,现役军官转改文职人员主要来自以下岗位:
(一)行政管理岗位。
①担任领导职务的。主要是军队院校、医疗机构、人武部中改编为文职的领导职务岗位,转改人员多为正营职和团级领导干部。
②机关参谋人员。主要是军队院校、科研单位、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及机关直附属单位的机关参谋人员,有的是原岗位转改,有的是全军范围内选调转改,转改人员多为营级以下年轻干部。
(二)专业技术岗位。
主要是医疗人员和院校教员。军改后,医疗机构医疗岗位和院校教员大多改为文职编制,有的是原岗转改,有的是全军大范围选调转改,其中,选调转改的多数为营以下年轻干部。那么,为何转改文职的大多数是营以下年轻干部呢?
相比于转业安置,转改文职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转业安置待遇差。特别是北方和中西部的三四线以下城市和县城,公务员和参公职业编制人员的工资待遇远远比不上军队文职。而团以上干部转业安置相对好得多,因此只有极少人选择转改文职。
二是转业门槛高。特别是基层部队连以下干部,想转业的人不少,得“论资排辈”;而转改文职的门槛相对来说低得多,是离开基层部队的“跳板”。
三是转改文职工作比较单一。特别是军队院校、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的文职人员,其工作任务相对比较单一;对比地方基层公务员,其工作压力也会相对小一些。
四是转改文职职业前景好。特别是转改到军队院校的文职人员,由于院校文职岗位编制多,且有不少是处科级领导岗位,而转改文职的多数为营以下干部,团以上干部转改文职少之又少,因此,转改人员的晋升通道是畅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