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是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找到已知条件和待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理解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解决方向。
A.提出问题 B.发现问题
C.分析问题 D.解决问题
2.皮亚杰认为(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转化分水岭。
A.10 B.
C.12 D.18
3.根据学习策略分类哪个不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
A.学习时间管理 B.学习环境的设置
C.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D.精细加工策略
4.下列不属于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条件( )。
A.信度 B.效度
C.强度 D.区分度
5.艾利斯提出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
A.理性情绪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暂时隔离法 D.示范法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其中明确问题,又叫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分析问题。故本题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皮亚杰利用对偶故事法,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故本题选A。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管理策略。迈克卡(又译为麦基奇)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资源管理策略包括:(1)学习时间管理。(2)学习环境的设置。(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因此ABC均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精加工策略属于认知策略。故本题选D。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条件。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条件。(1)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2)效度。测量的准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3)区分度。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综上ABC均包括其中。故本题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艾利斯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ABCDE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