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2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12: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动力

教师招聘网 | 2021-11-26 16:26

收藏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1.一般说来,学生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期特

2.人们要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靠( )。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抽象记忆 D.理解记忆

3.摆事实讲道理,寓理于例,这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集体教育原则 D.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4.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称为( )。

A.学习准备 B.关键期

C.同化 D.顺应

5.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原本学习不错的东东只考了60分,大受打击,他心里想,这次的题目出得这么偏,难怪自己考不好。从韦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东东将考试失败的因素归结为( )。

A.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 B.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C.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D.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B选项的学习兴趣就属于内部动机,而教师和家长的期待都属于外部动机。此外,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想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B选项中学生的远大理想就属于远景的间接动机,比较稳定持久。因此,学习兴趣和个人的理想是最重要和良性的学习动机。故本题选B。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记忆。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它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又叫理解记忆。大量实验证明,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因为意义识记经过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可以将识记材料和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体系建立联系,从而纳入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因此,理解记忆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完整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故本题选D。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的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在贯彻此原则时,要求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因此,摆事实讲道理就是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疏导。故本题选A。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故本题选A。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韦纳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题干中的东东认为自己考试失败的原因是出的题目偏,归因于任务难度。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