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以此来 提倡人们参与阅读。 可见阅读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的事,它关乎 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但反观 ∙∙ 国内,成年国民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77 本,明显低于国际水平。 书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 厚重,让我们“通古今,知兴替”。 当阅读成为一国国民可有可无的事 时,国家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因此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达 74.4 万 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不论数字阅读也好,纸质阅读也 罢,应该让全民参与阅读成为社会潮流 。
俗话说阅读改变人生,那阅读究竟改变人生的什么? 职位晋升还 是财运亨通? 我想未必。 人总是要过精神生活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精 神生活,仅仅是肉体生活和物质生活,那他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 而 人类精神生活的载体就是书籍,通过读书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 里面去,去获取人类所创造、所积累的精神财富,让自己在精神上生长 起来、丰满起来。 哪怕你在外在世界的生活并没有改变,仍然做着原 来做的事情,但是意义不同,人生的格调和境界都会改变。 试想,当我 们的国民精神世界丰满,内心平静,善于思考,国家怎能不强大,怎能 不充满活力?
然而面对大数据,有人发出质疑“谁说我不读书? 我在网上读。” 目前,新媒体使随时随地阅读成为可能,在地铁、街头、餐馆都能看到 手捧手机、平板的人们,阅读以不可阻挡的态势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让 我们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增长见识。 数字阅读不仅打破了时间地域的桎梏,也消解了社会距离的藩篱。 知识除了以纸质为载 体,也以数字形式传播,即便交通再不发达的偏远地区,一根宽带一部 智能手机,便能让当地人们读上最新的图书。
在新媒体时代,排斥和抵制数字阅读固然是一种盲目无知的行 为,但也不可放弃深度阅读。 如果只停留在追求的是实用资讯或视觉 快感,就会被网上的信息裹挟 着,缺乏独立思考,迷失自己。 并且长期 沉浸在快速切换的屏幕阅读,容易让人变浮躁、急功近利,丧失专注 力。 深度阅读可以促使我们探其要义,吸收精华,内化于心 ,拓宽视 野∙ 。 因此不仅要提倡全民阅读,更要鼓励深浅阅读“并肩前行”。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 的。 读书可以决定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整个民族的进步和力 量,读书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放在这个意义上讲,倡导全民阅读 就不单是个人的事,而是把读书和个人的成长,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 家的繁荣昌盛结合在一起。
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 数量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 | 0元咨询 | 点击添加 | ![]() |
2023版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教材+历年) | 4本 | 45-149元 | 点击购买 | ![]() |
精选易错1200题+申论批改实录66例 3本 | 3本 | 49元 | 点击购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