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1、《2020 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 首次披露 60 岁以上老年人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偏 好。 告显示, 我国 60 岁及以上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 38.6%, 全国或有超过 10 万老人 呈现出极致孤独的生活状态, 全天候沉迷在手机端的移动互联网上。 数据显示, 有些 老人重度依赖网络, 他们每天除了基本生活之外, 全部把时间消耗在移动互联网 上, 老年人对手机依赖的程度如此严重, 和在现实生活中无人关照, 易感孤独缺乏现 实寄托有关。
2、 随着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的深入进行, 我们欣喜地看到, 互联网的门槛在老人 面前变低了。 但在更多的老人享受到互联网便利的同时, 新问题随之产生, 部分老人 沉迷网络, 成了令儿女亲人发愁的 “网瘾老人”。 过去为人父母, 最担心自己的孩子沉 迷网络, 如今情况出现反转, 不少年轻人开始为自己的网瘾父母担忧犯愁。 熬夜玩游 戏, 做饭刷视频, 网购买不停。
3、 近日, 新浪微博上一条热搜一度引发近两亿人围观, 浙江宁波 65 岁的刘阿 姨, 因每天玩手机长达 11 个小时, 两个月前开始头晕恶心, 跑遍医院各大科室。 网友 们纷纷表示 “家有同款父母”, 并且 “仿佛看到了老年后的自己”。
4、对策
(1) 子女和社会多些对老年人心理上的关心。 社区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更多有益 身心健康的活动, 如开展读书、 志愿等活动, 用以转移注意力, 引导老人走出房 间, 进入更为真切的现实生活, 满足其社交需求。 此外, 子女家人可以更多地陪伴、 交流, 时常与之聊聊天、 听他们吐槽吐槽家长里短, 让他们的生活丰富起来、 身心愉 悦起来, 尽享天伦之乐的老年人就会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 不会陷入 “网瘾” 之中。
(2) 干预、 引导老人安全、 有节制地使用网络。 通过各类宣传方式向老年人宣传 长期沉浸在网络中的危害, 帮助老年人理性上网; 同时, 鼓励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具针 对性的适老化改造。 比如, 平台要设置相应的时间提醒, 当用户刷到了一定的时间 时, 系统便要加以提醒, 若长时间刷屏后, 可予以强制中断等措施。
(3) 平台要加大对于垃圾信息、 广告以及假消息的清理力度。 对一些具有诱导转 发、 诈骗性质的信息加以甄别, 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比较喜欢转发的虚假养生保健类信 息, 更要加大屏蔽力度。 针对当前互联网应用中强制广告较多, 容易误导老年人的问 题, 互联网网站和手机 APP 完成改造后的适老版、 关怀版、 无障碍版本, 将不再设有 广告插件, 特别是付款类操作将无任何诱导式按键, 以便各类特殊群体方便、 安全地 使用, 给老年人营造一个清朗的网上冲浪环境。
(4)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 净化网络环境, 加大对诈骗、 违规获取用户信息、 虚假宣传等不法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 从技术手段和制度保障上, 为老年人撑起网络 保护伞。
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 数量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 | 0元咨询 | 点击添加 | |
2023版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教材+历年) | 4本 | 45-149元 | 点击购买 | |
第3版精选易错1200题+申论真题批改66例 | 3本 | 49元 | 点击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