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消费者囿于专业弱势群体的地位无从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 甄别, 即便企业努力澄清, 但在当前 “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 的舆论传播环境下, 强烈的记忆效应将使得追求风险规避的人们很难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 他们仍然会将 之作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消费决策指南, 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 “不白之冤” 难 以澄清, 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 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 传媒利用其便利且易与大众认知结构相契合的特点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
B. 监管部门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 为消费者提供企业情况的动态信息全景
C. 那些有过 “前科” 但力图 “改过自新” 的企业很难回归正常的交易轨道
D. 不良声誉一旦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 在公众的认知中就会有很强的粘性
【答案】 B
【易错考点诊断】 本题易错选项 A。 很多同学选错还是犯了 “先入为主” 的错误, 看到 A 选项中 “传媒……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 就主观认为媒体能够帮助题目中蒙受 不白之冤的企业澄清, 但实际上这里的专业知识具体内容是什么指代不清, 能不能澄 清原有的错误认知也不清楚, 故 A 选项错误。
【详细解析】 第一步, 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 “削弱”, 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 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 普通消费者难以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 致使某些守法企 业的 “不白之冤” 难以澄清, 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论据: 无。
第三步, 辨析选项。
A 项: 无关选项。 该项说的是传媒的做法, 与论点无关, 不具有削弱作用。
B 项: 增加反向论据。 该项指出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提供了查询企业信息的途径, 即消费者不是 “难以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 具有削弱作用。
C 项: 无关选项。 该项说的是有 “前科” 的企业, 与论点中的 “守法企业” 无关, 论题不一致, 排除。
D 项: 增加论据。 该项提到不良声誉在公众认知中具有粘性, 证明了论点中的“ ‘不白之冤’ 难以澄清”, 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 选择 B 选项。
![]() |
数量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23版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 历年2本 | 2本 | 39元 | 点击添加 | ![]() |
【全新升级版】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 合集 | 29-139元 | 点击购买 | ![]() |
[全新升级版】第17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12本套(5100题) | 5100题 | 129元 | 点击购买 | ![]() |
【全新升级版】2023版公务员考试10000题 | 10000题 | 29-239元 | 点击购买 | ![]() |
2023版国家公务员考试精华版4本套(教材+历年) | 4套 | 59元 | 点击购买 | ![]() |
第16版升级版模块宝典5本套【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常识+】 | 5套 | 94元 | 点击购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