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2教师招聘笔试教综模拟题:心理健康的原则

教师招聘网 | 2021-09-28 11:07

收藏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1.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遵守( )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心理档案。

A.示范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保密性

2.学困生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尊重学困生,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

B.改进教学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C.如果优等生过多,应以大局为重,学困生能顾就顾

D.给予学困生更多鼓励和关爱

3.培养同理心是培养和激发儿童助人行为,避免或减少攻击行为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屡禁不止的校园暴力,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将培养同理心纳入到自己的教学计划中。以下培养同理心的措施不可取的是( )。

A.组织学生观看关于雷锋等榜样人物的纪录片

B.让大家续编救死扶伤类型的故事

C.分别让同学们扮演帮助者和受助者,体会真实情感

D.对施暴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殴打,让施暴学生体会被打者挨打时的感受

4.下列关于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承生产生活经验,延续人类社会

C.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它具有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的特点

D.“四要素说”认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5.下列观点或做法中,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内外因相互作用论”的是( )。

A.将教育看作“塑造心灵的艺术”,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在教学中设法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途径重新建立平衡

C.在德育中以理服人、以事实服人,启发学生觉悟

D.认为“教育在于等待儿童的成长”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健康的原则。心理健康的原则:平等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平等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等。题干中要求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属于差异性原则。故本题选C。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学困生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要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学生,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更应该看到其长处与优点,给予学困生更多鼓励和关爱。教师应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因此C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培养同理心的措施。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移情、共情,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ABC有利于学生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感受对方情感,体谅他人,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提高领悟。对施暴学生可以实行说服教育,编故事,看视频等让他体验被施暴者的感受,不可采用暴力解决问题。故本题选D。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的理解。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A选项正确。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具有规范性、制度化、系统性的特点。B选项正确。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有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D选项正确。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B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外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A选项属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铄论,不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论。A选项将教育看作“塑造心灵的艺术”,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外铄论的观点。故本题选A。


  相关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