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科二:每日一练(9月28日)

黑龙江华图 | 2021-09-28 10:47

收藏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 )。

  A.小组活动

  B.集体活动

  C.个人活动

  D.文体活动

  答案:A

  解析: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故答案选A。

  2.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废科举,兴学堂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D.北洋大学的创建

  答案:B

  解析: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1905年的废科举,兴学堂。故答案选B。

  3.学习了“请、清、情、晴”一组字后,有助于对另一组字“幕、基、募、慕、暮”的学习。这种学习现象是产生了( )。

  A.正迁移

  B.低路迁移

  C.水平迁移

  D.特殊迁移

  答案:A

  解析:题干中表述的“有助于”即正向促进作用的迁移。故答案选A。

  4.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的是以“白板说”著称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马卡连柯

  答案:C

  解析:白板说是洛克的观点。洛克是英国的教育家,著有《教育漫话》,他认为人生下来心灵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任何的先验性的经验。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著有《大教学论》。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马卡连柯是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著有平行管理思想。故答案选C。

  5.有效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教育学生学好功课

  答案:A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内容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学生的群体关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境等方面。B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故答案选A。

  6.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观点来加以解释。

  A.正强化

  B.负强化

  C.给予惩罚

  D.消退

  答案:A

  解析:题中学生的行为增加了,可以判定为强化。学生违反纪律的目的是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胡老师的大喊大叫正好给了他们回应,因此是正强化。本题正确答案为A。

  7.在现代社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领导权是由( )来决定的。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的控制人

  D.文化权威者

  答案:A

  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目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受教育权;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8.学生小敏在近段时间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完………这种行为表明他有( )倾向。

  A.焦虑

  B.过敏

  C.强迫

  D.怀疑

  答案:C

  解析: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而引起的焦虑,患者不由自主地采取的一些顺从性行为。故答案选C。

  相关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