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教师资格证幼教科二:每日一练(9月30日)

黑龙江华图 | 2021-09-30 13:45

收藏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1.幼儿园的( )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A.智育 B.美育

  C.体育 D.品德教育

  答案:D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六条: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故答案选D。

  2.广义的学前期指的是()。

  A.0—1岁 B.0—3岁

  C.3—6岁 D.0—6岁

  答案:D

  解析:学前教育指对0-6岁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广义的学前期指的是0-6岁。故本题选D。

  3.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在幼儿的记忆中,()占着主导地位,比重最大。

  A.形象记忆 B.语言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答案:A

  解析: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幼儿的形象记忆依靠表象进行。故答案选A。

  4.婴幼儿应多吃蛋、奶等食物,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以防止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 )。

  A.佝偻病 B.呆小症

  C.坏血病 D.异食癖

  答案:A

  解析: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身体对钙和磷的吸收而引起佝偻病。故答案选A。

  5.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 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答案:C

  解析: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发展的速度不均衡,有的时候快,有的时候慢。所以,体现发展的不均衡性。故答案为C。

  6.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 )。

  A.名词 B.形容词

  C.代词 D.数词

  答案:C

  解析: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代词。故答案选C。

  7.儿童的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6-12岁

  答案:C

  解析:幼儿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故答案选C。

  8.小班幼儿在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发现碗和勺有多少个不同是通过( )方法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

  A.一一对应 B.测量

  C.数数 D.估算

  答案:A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小班的幼儿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中班的幼儿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大班的幼儿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故答案选A。

  相关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