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周老师总是认真给学生写评语,把它作为教育学生的途径。他给班上一名淘气学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小赵同学有头脑,就是不爱用正道,上课爱做小动作,插话接舌瞎胡闹;学习态度不大好,学习成绩不大妙;你若聪明应知道,有才不用是草包,劝你呆期赶紧改,否则成绩更槽糕。”小赵阅后,哈哈大笑,也回老师一打油诗:“老师写得好,老师写的妙;小赵一定改,决不当草包;不做小动作,头脑用正道;若是做不好,随你老师敲!”
小张迷恋电脑游戏,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把他比喻为电脑,给他的评语是:“该主机硬盘超过80G内存20G,运行绝大多数游戏非常流畅,反应灵敏;显卡强大,画面质量甚高;整体配置非常优良。但该机音效卡设定不良,常常该出声没声音,要安静时却发出杂音;另屏幕保护时间设定过短,老师一分钟没动作,就进入休眠状态。修理修理,还是好用的。”后来,小张改掉了迷恋游戏的毛病。对电脑硬件也产生了兴趣。
小黄语文水平高,但有些浮躁,周老师给他写了如下评语:“汝生于书香门第,通达明理,开朗乐观。时有非常之事,亦曾处之泰然,好学善守。然汝时有蹉跎之意,散惰谴甚。若不熟读圣贤之书,以致学识浅薄,泯然众人,岂不衰哉,痛哉!”
小黄阅后,心服口服,决心踏下心来,坚持勤奋读书。
问题:
(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9分)
(2)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9分)
30.【参考答案】
(1)材料中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疏导性原则。
(2)教师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周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为三个学生写出了独具个性的评语,获得了学生的积极反应。
教师的评语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周老师尊重的学生的个人爱好,在尊重学生个性化人生追求的同时,针对各自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要求。
教师的评语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在周老师的评语中总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做到了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同时利用学生的个人爱好,引导学生发挥好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赶紧。
教师的评语体现了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周老师利用教师评语,有诙谐幽默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对于此部分,考生需要识记并理解德育原则的内容及其基本含义,才能结合案例进行准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