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面试热点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热点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之破坏式修缮文物该怎么破?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09-07 14:54

收藏

  一、热点链接

  河北省衡水市安济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 563 年历史。当地启动安济桥修缮工程之后,有网友质疑“破坏式修缮文物”。

  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几百年历史的车辙印”没了——原桥面的大条石有深深的车辙印,具有沧桑古朴的历史感,换铺平整的新条石后,“新旧反差”强烈;二是“三合土改条石”——施工中发现桥的中孔上方没有原始条石,而是三合土。按照规定,应当停工,向上级文物部门申请设计变更。可是,当地没按规定办, 自行补配了中孔桥面石。 由此,桥梁受力会不会发生变化、影响结构安全,目前是未知数。引发质疑后,河北省文物局责令暂停施工,显然是“止损” 。 (来源:人民网)

  二、参考观点

  表明观点,点明本质:

  《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但不得不说,古迹“换新颜” 、修缮变损毁并非个例。辽宁朝阳云接寺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浙江温州平阳鳌江福星桥,由原先的五孔桥“修复”成四孔桥;一些地方的名人故居甚至被“维修性拆除”……凡此种种,令人愕然又痛心。

  分析:

  文物古迹频遭“修复之殇” ,暴露出不少共性问题。

  1.思想“跑偏”首当其冲。对于文物保护,一些地方“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 起来不要”。在急功近利心态下,“维修性拆除”看似无厘头,实则是一些人不尊重历史文化、不敬畏法律法规。

  2.“人才短缺”同样凸显。古建修复涉及建筑学、材料学、化学等多个学科,还需要宗教、文化、传统艺术等方面的修养。对待“老物件”,修复更需“慢工出细活”,技师得有工匠精神。然而,有经验的古建修复老师傅不断流失,不少年轻人不愿入行,人才“青黄不接” ,一些古建修复技艺面临失传。

  3.“修旧如新”不只是“没文化”。雇佣无古建资质的施工队,大量使用现代工艺和材料,文物古迹的“老气”荡然无存,历史内涵被严重破坏。面对修复后的“卡通”古代壁画、“新潮”古代建筑,与其说“诡异” ,倒不如说修复本身充斥着糊弄。

  对策:

  1.文物迁移严格“把控”。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等等。这表明,只有在国家级重大工程建设中,无法避让文物保护单位时,才可申请迁移文物,不是让路的总是文物。文物维修必须遵守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为此,对当地政府要求迁移文物或拆除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文物申请要严格把控,并尽量保持好文物周边环境,避免拆真建假问题的出现。

  2.方案审查从严“把关”。文物维修方案是确保文物不受“维修性”破坏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在方案审查时要从严把关,凡历史资料核查不清楚的,现场照片、测绘、纪录不 全的,设计深度明显不足的,对照规范标准有错误的,等等,都不能通过审查,切不可以“原则通过”,又提出诸多修改意见的方式,搞不清是可改可不改呢,还是原则已通过了,这些修改意见都是无原则无关紧要的问题呢。另外,修改意见要求报相关文物行政部门复审,这既不符合行政许可的要求,也分不清“谁许可谁负责”的界线。因此,方案审查时,问题比较多的就应打回重新设计或修改,直至符合文物保护的相关标准为止。

  3.加大巡查问题“把住”。加大日常巡查是确保文物维修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避免文物损毁造成更为严重后果的有效环节。这是因为文物保护工程具有不可逆转性,也具有不可再生性。这就要求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加大工地的巡查,当发现不按审批方案施工的,使用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工艺不合乎规范的,施工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工程资料不全的,等等,都要及时予以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必要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坚决不让一些施工单位,既没把文物修好,反而破坏了文物本体,又虚报工程量,以次充好赚取“黑心钱”。工程结束验收阶段切不可成为走过场,发现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的该整改的一定要整改,决不放过文物安全重大隐患。

  4.违法行为依法“把握”。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凡以借保护文物之名,以文物让路为实的,以改善民生为名不经审批有意拆除文物的,以发展旅游为名大兴土木破坏文物周边环境的,以重大工程建设为名破坏文物的等文物违法行为,特别是对于法人违法的,都要及时有效依法查处,对在文物“两线”范围内的非法建设坚决予以拆除。对破坏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的或故意破坏名胜古迹的,应当及时移交司法机关查处;对在文物破坏案件中负有重要责任或监管不到位的行政机关人员,要进行行政问责;对破坏文物情节严重或性质恶劣的,行政处罚时要从重罚款;在案件查处的同时,首先让违法者整改,以保护文物安全为前提。通过严肃查处违法案件,让违法者达不到让文物“让路”的目的。

  5.人才队伍基础“把牢”。文物维修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来干专业的事。基层文物维修专业人才缺乏的现实告诉我们: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业内人员对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视,增强对文物的敬畏之心,要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及时有效解决当前文物保护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加大对基层文物管理队伍的培育,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训他们的专业水准,提高监管文物维修质量的能力。在基层专业人才不足的当前,要鼓励利用社会力量和专家队伍,共同参与文物维修的全过程,加强对文物维修的监督。

  相关图书推荐>>>2022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