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面试

首页 >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面试

2023黑龙江省考面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12-02 13:47

收藏

  某校有计划的安排大学生参加服务性、生产性劳动,引起了社会的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历年来不曾缓解,且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高校是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有力的保障,也是最方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和进行就业指导的最佳场所。因此高校有计划安排大学生参加服务性、生产性劳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大学生就业。一、培养正确就业观。学校与社会还是存在环境差异,尽早让大学生接触社会能让他们在心理上做好准备,通过学校安排的劳动来端正自己懒的毛病,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二、增加实践机会。大学课程中更多的还是在理论教材的讲解,对于实际工作还是有所脱节,通过劳动来提高实践,从而促进就业。三、培养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服务性劳动能让大学生了解一些贫困地区情况,树立他们社会责任,引导大学生下基层工作。四、学校定向安排,把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带入到企业,让企业能最快时间找到人才,减少成本。最终达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局面,促进社会稳步发展。

  但也出现一些问题,一、有人认为本应该属于学校的教育变成社会劳动,只是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并没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二、某些学生将其认为一门学科敷衍了事,为获取学分而伪造实习经历。三、高校没引起重视,将其沦为形式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多策并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

  一、学校要合理安排好劳动的时长以及突出劳动教育。劳动时间过于碎片化或是过短都达不到帮助大学生目的,因此必须保证大学生的学时安排。学校在教学内容上也应与其配合,将教学内容系统化、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内容可与学生劳动内容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大学生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养成,关注学生劳动态度和意识的培养。

  二、校企联合提供岗位。一方面学校对于企业资质以及对于该校特定虽属专业是否匹配等方面进行审核,让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供学生进行实习。企业安排老员工带领学生工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所学,并且做好记录反馈给学校,作为学生实习评定的参考内容之一。对于优秀实习生给予毕业后留企业工作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惠及企业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可将现今技术问题与高校进行对接设立研究项目,由高校学科负责人带头,学生加入的方式,充分利于高校资源条件,进行实践,将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转化成成果。

  三、建立健全高校对大学生的劳动评价。通过大学生对劳动工作的答辩,阐述劳动过程中的问题,自身能力的锻炼以及劳动成果,工作岗位中领导以及同事的评价,各方面最终给大学生一个评价。学校方面不仅仅对其进行分数上的认定,还应给予其发展性的意见,供大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参考。

  最后,劳动不是本质,劳动教育才是要达到的目的。高校作为学生从校园迈向社会的桥梁,教育好学生如何做人,学生如何在社会上体现自身价值对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0元咨询 点击添加
2023版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教材+历年) 4本 45-149元 点击购买
精选易错1200题+申论批改实录66例 3本 3本 49元 点击购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