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0年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

黑龙江华图 | 2020-12-24 09:04

收藏

  幼儿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

  幼儿身体发育的基本规律

  (1)幼儿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2)幼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性;

  (3)幼儿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生长发育/身体各部分/各系统);

  (4)幼儿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

  (5)幼儿生长发育具有相互关联性。

  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1)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大脑皮质活动的规律(优势原则、镶嵌式原则、动力定型原则、睡眠)。神经系统的特点:神经髓鞘化;脑细胞耗氧量大;能量来源单一;易兴奋也易疲劳。

  (2)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骨骼:骨骼处于生长期(腕骨:全部腕骨完成骨化之前(一只手腕骨有8块)腕部力量不足;骨盆:不结实,容易变形、错位);骨骼生长的必要条件(钙、磷);硬度小、弹性大、韧性大;脊柱易变形。

  (3)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鼻:幼儿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咽:幼儿咽鼓管较短并且呈水平位,故幼儿易患中耳炎;成人要特别注意幼儿的饮食,提醒幼儿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喉:幼儿的音域窄,不宜唱大人的歌;肺:幼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幼儿40次/min,成人25次/min);婴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4)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心脏:婴幼儿年龄越小,心跳越快。血液: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淋巴:如果淋巴结蚕豆大小,压着又疼痛,照顾者又有结核病,则要查小儿是否患“淋巴结核”。

  (5)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牙齿:6岁左右,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磨牙”。食道:婴幼儿食管比成人短而窄,黏膜柔嫩,管壁较薄且弹性较差,易受损伤。胃:婴儿的贲门比较松弛,且胃呈水平位,易漾奶。肠道: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场所。唾液腺:出生3—4个月时,唾液腺分泌量明显增加,但由于婴儿口腔较浅,又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唾液,因而出现流涎现象,即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6)幼儿排泄系统的特点:泌尿系统:由“无约束”到“有约束”排尿。一般1.5岁左右可养成控制排尿的习惯,3岁以后就可以尝试自主控制,不容易尿床;尿道短,易发生上行感染;肾脏尚未发育成熟,排泄能力不如成人。皮肤:皮肤保护功能差;

  皮肤调节体温功能差;皮肤渗透作用强。

  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整体到局部规律、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

  【模拟题示例】

  1.【单选】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 )。

  A.强 B.弱

  C.快 D.慢

  1.【答案】C

  【解析】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相对比成人多,但幼儿呼吸表浅,每次呼吸量少,所以幼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幼儿40次/min,成人25次/min)。故本题选C。

  2.【单选】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称( )。

  A.从分化到笼统 B.大小规律

  C.粗细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规律

  2.【答案】D

  【解析】整体到局部的规律指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故本题选D。

  3.【单选】兴趣能促使大脑皮质产生( )。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动力定型 D.抑制机制

  3.【答案】A

  【解析】优势原则:大脑的某个功能区在从事某项活动和工作的时候处于兴奋状态或优势地位,其他区域则相对抑制。兴趣可以促使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事物或事情上去,对其它无关刺激却不关注。故本题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