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面试热点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热点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之不能让奋斗变味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08-24 14:16

收藏

  一、热点链接

  2021 年 1 月 3 日晚,网传某公司一名 1998 年出生的员工因加班猝死。1 月 4 日,据上海市长宁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消息,接到网络舆情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该公司的劳动用工情况。据@拼多多微博账号消息,2020 年 12 月 29 日凌晨 1 :30,该女员工在与同事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晕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 120 送往乌鲁木齐本地医院。经近 6 个小时急救依然无效,不幸离世,年仅 22 岁。1 月 4 日,疑似拼多多官方账号在知乎上回复“用命换钱”等言论引发网络热议。而后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表热评:我们都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但奋斗不只靠激情,也要讲效率,切不能演变成“拿命换钱”。

  让员工少熬夜、不透支,用人单位严格规范劳动保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护好奋斗者同样重要! (来源:央视新闻网)

  二、参考观点

  表明观点 ,点明本质:

  元旦过后不久,一条拼多多员工凌晨一点半下班猝死的消息在网上迅速传开,23 岁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戛然而止,对 996 的声讨也越发激烈。如今,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996”“007”的超长工作时间正在成为职场员工尤其是互联网工作者的日常,其折射出当前“畸形加班文化”的泛滥。对此,我认为在推进经济发展增速的同时更要兼顾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引导大众主动对“畸形加班文化”说“不”,在健康的奋斗中收获幸福。

  分析:

  1.具体分析来看,一方面,所谓的“996”“007”工作制本身就是一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作制度。长期熬夜加班不仅不能带来高效率的产出,反而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威胁。近年来,企业员工加班猝死的新闻频频爆出,为了谋求一份工作,为了更好的生存,面对公司无休止的加班安排却无法抗拒,一不小心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劳动者的无奈,却是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流弊”,需要引起反思。另一方面,什么是奋斗?是为了心中目标而持续努力?还是为了坚守初心而永不放弃?奋斗可以有多种定义,但绝非是“拿命还钱”。用牺牲健康去换取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也绝非奋斗的应有之义。不能让奋斗变了味,时代需要劳动者秉承奋斗精神,但前提是健康的奋斗。

  2.“互联网大厂们从来不会明说加班,但免费班车、免费餐券、免费打车的‘福利’一步步‘套路’着员工‘自主自愿’地加班。 ”一位互联网企业员工小张介绍道,“晚走两小时就能坐上免费班车,再多加班一小时还能拿张第二天的免费餐券,再忍个一小时就能报销打车费。于是,几乎没有人是不加班的,甚至看起来,我们很‘乐意’加班。 ”小张表示,几乎没有看见过自己组里有人按时下班过,“按时走反而感觉像是翘班。”举证难、认证难是目前超时加班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监管执法单位的角度看,往往容易陷入只有劳动者举报,才能被动监管的局面;而为了保住工作,愿意站出来和公司对抗,且有足够对抗能力的劳动者却极为少数。

  3.在休假文化大不过加班文化的当下,难以指望企业靠道德自觉来解决超时加班的困局。早在多年前,就有专家呼吁:要遏制过度加班现象,在企业层面建立健全工时协商机制,在行业层面科学制定劳动定额,在立法层面明确界定“过劳死”标准,在政府层面加大执法惩处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对策:

  因此,针对此现象,我认为需要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加强监管的同时强化正向价值观的引导。

  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就《劳动法》等一系列法规进行细化,明确规范企业员工工作时长等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全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其次,大力强化监督监管。对企业进行监管纠偏,对采取“996”或“007”工作制度的企业进行约谈或惩处。通过设置举报热线等方式,鼓励劳动者积极监督举报。

  最后,全面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两微一端等媒介向公众宣传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引导企业摒除畸形的加班文化,建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强化自律意识,学会关爱员工,关爱员工健康,营造良好的奋斗氛围。

  相关图书推荐>>>2022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