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跟前一段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这种评价类型是(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诊断评价
2.“严慈相济”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3.我们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头脑中浮现出草原上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这是( )。
A.空想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应坚持的原则是( )。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C.正面引导、表扬为主 D.榜样示范、环境陶冶
5.现代学制最早产生于( )。
A.中国 B.美洲
C.欧洲 D.前苏联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内差异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自身评价),既不是在被评价群体之内确立基准,也不是在群体之外确立基准,而是对被评价的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他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题干中学生是自己的作文水平的过去和现在比较,是个体内差异评价。故本题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也被称为严慈相济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故本题选B。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再造想象。有意想象根据创造的新颖程度,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题干中根据诗句的描述,浮现四季的景象,是再造想象,C选项正确。创造想象是独立创造新形象。B选项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A选项属于幻想,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故本题选A。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学制最早产生的地区。现代学制起源于欧洲。故本题选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