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是(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不陵节而施
D.学而时习之
答案:C
解析:《礼记·学记》“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不超过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故答案选C。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答案:C
解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
3.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受教育权的首要的是保证学生参加正常的教学活动,使用教学用品和资源的权利。故答案选C。
4.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的阶级要求并为它服务,体现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甚至方法上,这指的是教育的什么特性( )。
A.阶级性
B.刻板性
C.永恒性
D.民族性
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体现的是教育的阶级性,有关教育的社会属性是常考点。故答案选A。
5.“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功能是( )。
A.信号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健康功能
答案:D
解析: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各种疾病。故答案选D。
6.“5+2=0”现象,一周的时间,即学生在校学习5天,家庭教育2天,如果不能统一,或出现问题,反映了哪一德育原则()。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答案:C
解析:一致性要求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和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连贯性体现在德育涉及心理,心理阶段性,不可分割,小学与幼儿园要做好衔接。因此选择C项。
7.()是美国最早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A.华生
B.赫尔巴特
C.斯金纳
D.桑代克
答案:D
解析:桑代克是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故答案选D。
8.下列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是()。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答案:D
解析: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气质是先天的,无法迁移。故答案选D。